【2017夏.日本北海道行】Day 3-4:登別尼克斯海洋公園(後篇)
穿越了一座迴旋廊道,四隻熊從四樓來到了三樓的Aqua Gallery(アクアギャラリー)。
Aqua Gallery裡頭有許多的小水槽,展示了許多的海洋生物。
兩隻小熊已經全副武裝,準備跟著熊爸一起長知識囉!
小丑魚與海葵這互利共生的組合,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。
除了小丑魚外,這座水槽裡還有擬刺尾鯛(多莉)喔!去年在新加坡的S.E.A海洋館以及今年初在沖繩美麗海水族館都有看到這種魚的蹤跡,想必兩位小熊應該是跟熊爸一樣,一眼就認出牠來了。
這種長了一支角的單角鼻魚也是相當好認的一種魚。
這裡出現了一種形狀相當特別的魚,這種不知名的魚令熊爸相當感興趣。原來牠叫做「redtooth triggerfish」,中文翻譯作紅牙鱗魨。因為牠有一對露出嘴巴外的紅色利齒,故得其名,可惜熊爸拍攝的角度沒辦法清楚看見牠的招牌紅牙,反而是牠彎月形的尾鰭吸引了熊爸的目光。
這隻是獅子魚,特徵相當明顯,又名「蓑鮋」。
這隻塊頭相當大的魚叫做「blackspotted moray」,中文叫做黑點裸胸鱔,看來也是一種鱔魚就是了,不過跟我們平常吃的鱔魚(黃鱔)應該不太一樣。
熊熊家今年年初才在沖繩美麗海水族館裡頭見過的哈氏異康吉鰻(Heteroconger hassi)與橫帶園鰻(Gorgasia preclara)又在這裡見面了!
逛到這裡,因為已經接近下午一點,所以四隻熊又先衝出尼克斯城去看海獅秀。外頭果然如同氣象預報的一樣下起雨來了。
老實說,熊爸覺得海獅秀比較....................無聊一點。如果時間不夠的話,這一場表演應該是可以省略的。
看完海獅秀,四隻熊又再次進入了尼克斯城。
回到熊爸的海洋生物小知識!這種長得頗醜的魚叫做「stonefish」,中文當然是翻譯做石頭魚囉!牠是毒鮋科下的一種魚,而其鰭棘是有毒的喔。跟獅子魚一樣是屬於輻鰭魚綱鮋形目的一員,雖然是親戚,可是外表跟炫麗的獅子魚可說是天差地遠。
獅子魚:「長的醜錯了嗎?」
上面這兩隻也是石頭魚,外觀還真的蠻像石頭的。
這種長的有點像花椰菜的生物叫做「plumose sea anemone」可是一種動物喔,熊爸找不到牠的中文名字,水槽旁邊的說明有提到牠的日文漢字寫作「襞緣磯巾着」,牠是珊瑚綱(Anthozoa)海葵目(Actiniaria)底下的一種生物,跟海葵應該是近親吧。
這兩隻身形頗為巨大,看起來像是蟲子的生物,叫做大王具足蟲(ダイオウグソクムシ)。雖然名字裡面有個「蟲」字,不過牠並非昆蟲,雖然跟昆蟲一樣屬於節肢動物,不過牠被歸類於等足目漂水蝨科。
大王具足蟲的成蟲體長可達45公分,生活於大西洋與印度洋的深海中,並以沈積於海底的生物的屍體與有機物質為食,又有個「海底清掃工」的外號。附帶一提,大王具足蟲是可以料理的喔,熊爸完全不敢想像就是了(當然也不敢吃啦)。
接著,四隻熊來到二樓的「海の中の不思議な生物コーナー」。
眼前的這座大水槽中只有一條長的像鯊魚的魚,身上最明顯的特徵莫過於那從吻部往前突出的長長鋸齒了。
熊爸本來以為牠是所謂的「鋸鯊」,但事實上並不然。
從這張照片可以清楚地看見牠的鰓裂位於腹面而非位於側面,也就是說牠其實是一種魟魚而非鯊魚。
原來牠的中文名稱叫做鋸鰩,日文稱為ノコギリエイ,牠那長長的鋸子當然是牠攻擊獵物的最佳武器了。
在一樓有一個幾乎各大水族館都會設立的海中隧道,因為沒啥特別的,所以四隻熊很快就穿越此隧道了。
又到了觀光客作例行性功課的時候啦!感謝小小熊的配合。
一樓還有販賣紀念品的商店,因為這次走經濟團的路線,所以紀念品就少買一點啦。
走回二樓,這裡有一個クラゲの癒し空間,這裡當然是展示各種水母(クラゲ)的地方囉,在這裡頭除了看水母飄之外,還播放著有強而有力的催眠音樂,在裡頭待超過五分鐘應該就會想打瞌睡了吧。
這張圖清楚地說明了水母的一生,熊爸今天才曉得,原來水母不是一出生就長這副模樣的,牠的生長可是區分成這麼多時期喔!
除了圖示以外,旁邊還展示了水母在各生長期的實際模樣喔。
尼克斯城的參觀就到這裡為止啦,前面就是出入口了。
雨終於停了,麻煩兩位小熊給熊爸照張相啊!
這裡有免費拍攝紀念照的地方,不過免費的紀念照很小,如果要大張的就要另外付費啦。
今天四隻熊在這裡一共待了大約4個鐘頭,門票價格不菲,所以當然是要充分參觀園區裡頭的各個展覽館囉。除了陸族館以外,應該都留下四隻熊的足跡了吧。
對兩位小熊以及熊爸來說,應該算是個收穫良多的一個行程。離開登別尼克斯海洋公園之後,接著四隻熊要驅車往室蘭前進囉!
Aqua Gallery裡頭有許多的小水槽,展示了許多的海洋生物。
兩隻小熊已經全副武裝,準備跟著熊爸一起長知識囉!
小丑魚與海葵這互利共生的組合,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。
除了小丑魚外,這座水槽裡還有擬刺尾鯛(多莉)喔!去年在新加坡的S.E.A海洋館以及今年初在沖繩美麗海水族館都有看到這種魚的蹤跡,想必兩位小熊應該是跟熊爸一樣,一眼就認出牠來了。
這種長了一支角的單角鼻魚也是相當好認的一種魚。
這裡出現了一種形狀相當特別的魚,這種不知名的魚令熊爸相當感興趣。原來牠叫做「redtooth triggerfish」,中文翻譯作紅牙鱗魨。因為牠有一對露出嘴巴外的紅色利齒,故得其名,可惜熊爸拍攝的角度沒辦法清楚看見牠的招牌紅牙,反而是牠彎月形的尾鰭吸引了熊爸的目光。
這隻是獅子魚,特徵相當明顯,又名「蓑鮋」。
這隻塊頭相當大的魚叫做「blackspotted moray」,中文叫做黑點裸胸鱔,看來也是一種鱔魚就是了,不過跟我們平常吃的鱔魚(黃鱔)應該不太一樣。
熊熊家今年年初才在沖繩美麗海水族館裡頭見過的哈氏異康吉鰻(Heteroconger hassi)與橫帶園鰻(Gorgasia preclara)又在這裡見面了!
逛到這裡,因為已經接近下午一點,所以四隻熊又先衝出尼克斯城去看海獅秀。外頭果然如同氣象預報的一樣下起雨來了。
老實說,熊爸覺得海獅秀比較....................無聊一點。如果時間不夠的話,這一場表演應該是可以省略的。
看完海獅秀,四隻熊又再次進入了尼克斯城。
回到熊爸的海洋生物小知識!這種長得頗醜的魚叫做「stonefish」,中文當然是翻譯做石頭魚囉!牠是毒鮋科下的一種魚,而其鰭棘是有毒的喔。跟獅子魚一樣是屬於輻鰭魚綱鮋形目的一員,雖然是親戚,可是外表跟炫麗的獅子魚可說是天差地遠。
獅子魚:「長的醜錯了嗎?」
上面這兩隻也是石頭魚,外觀還真的蠻像石頭的。
這種長的有點像花椰菜的生物叫做「plumose sea anemone」可是一種動物喔,熊爸找不到牠的中文名字,水槽旁邊的說明有提到牠的日文漢字寫作「襞緣磯巾着」,牠是珊瑚綱(Anthozoa)海葵目(Actiniaria)底下的一種生物,跟海葵應該是近親吧。
這兩隻身形頗為巨大,看起來像是蟲子的生物,叫做大王具足蟲(ダイオウグソクムシ)。雖然名字裡面有個「蟲」字,不過牠並非昆蟲,雖然跟昆蟲一樣屬於節肢動物,不過牠被歸類於等足目漂水蝨科。
大王具足蟲的成蟲體長可達45公分,生活於大西洋與印度洋的深海中,並以沈積於海底的生物的屍體與有機物質為食,又有個「海底清掃工」的外號。附帶一提,大王具足蟲是可以料理的喔,熊爸完全不敢想像就是了(當然也不敢吃啦)。
接著,四隻熊來到二樓的「海の中の不思議な生物コーナー」。
眼前的這座大水槽中只有一條長的像鯊魚的魚,身上最明顯的特徵莫過於那從吻部往前突出的長長鋸齒了。
熊爸本來以為牠是所謂的「鋸鯊」,但事實上並不然。
從這張照片可以清楚地看見牠的鰓裂位於腹面而非位於側面,也就是說牠其實是一種魟魚而非鯊魚。
原來牠的中文名稱叫做鋸鰩,日文稱為ノコギリエイ,牠那長長的鋸子當然是牠攻擊獵物的最佳武器了。
在一樓有一個幾乎各大水族館都會設立的海中隧道,因為沒啥特別的,所以四隻熊很快就穿越此隧道了。
又到了觀光客作例行性功課的時候啦!感謝小小熊的配合。
一樓還有販賣紀念品的商店,因為這次走經濟團的路線,所以紀念品就少買一點啦。
走回二樓,這裡有一個クラゲの癒し空間,這裡當然是展示各種水母(クラゲ)的地方囉,在這裡頭除了看水母飄之外,還播放著有強而有力的催眠音樂,在裡頭待超過五分鐘應該就會想打瞌睡了吧。
這張圖清楚地說明了水母的一生,熊爸今天才曉得,原來水母不是一出生就長這副模樣的,牠的生長可是區分成這麼多時期喔!
除了圖示以外,旁邊還展示了水母在各生長期的實際模樣喔。
尼克斯城的參觀就到這裡為止啦,前面就是出入口了。
雨終於停了,麻煩兩位小熊給熊爸照張相啊!
這裡有免費拍攝紀念照的地方,不過免費的紀念照很小,如果要大張的就要另外付費啦。
今天四隻熊在這裡一共待了大約4個鐘頭,門票價格不菲,所以當然是要充分參觀園區裡頭的各個展覽館囉。除了陸族館以外,應該都留下四隻熊的足跡了吧。
對兩位小熊以及熊爸來說,應該算是個收穫良多的一個行程。離開登別尼克斯海洋公園之後,接著四隻熊要驅車往室蘭前進囉!
留言
張貼留言